齐鲁壹点见习记者高玉莹4月13日上午,齐鲁壹点记者报名成为邹平市孙镇蔡家村的一名防疫志愿者,披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投身一线防疫工作,切身感受志愿服务工作的苦乐。蔡家村自疫情防控以来,村两委、党员代表、志愿者紧紧围绕党支部开展防疫工作,24小时不间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巡逻坚守,全村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披上红马甲,变身志愿者的初体验上午9时,我来到蔡家村防疫站口,村子自发组织的志愿者早已就位,而我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为挨家挨户为本村村民讲解什么是“场所码”、如何使用“场所码”以及在村口严格管控进出查看工作证明和核酸检测小标签。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小紧张,生怕哪里会出错。但当我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的时候,又有点小骄傲,责任感油然而生。蔡家村的村口围起了一米半高的铁栅栏,村口有三人在执勤,一名村两委带领两名志愿者,这是蔡家村防疫监测站的“固定搭配”。防疫站旁边放了一台立式的体温测量仪和一张桌子,桌子上边放着两张场所码,一张贴在桌子上,另一张可以随时拿起给出入人员进行扫码。蔡家村有户左右人家,目前居家人员共人。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村子里大多数的年轻人“留守”在工作单位,所以村子里老人居多,没有智能手机的他们,接收外界信息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新闻和村书记的“大喇叭”,对于场所码知之甚少,这便是我此行的意义了。在村里志愿者的带领下,我开始了志愿工作。“姨,您看这个就是咱们村申领的场所码,现在进出村子、去超市哪的拿出手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4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