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年6月30日,中国交接指挥官谭善爱的这句话,通过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也让所有的中国人感到振奋,在谭善爱说出这句话之后,英军在指挥官的带领下,从香港的军营撤离,随后中国解放军入驻香港。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也是谭善爱一生中最无法忘怀的时刻。 军旅生涯 在香港回归的全部记忆里,谭善爱这句话虽然只占了短短的一分钟,却至关重要,事先为了选出一个能够承担这项重要任务的交接指挥官,部队行先进行了几轮筛选,谭善爱是最后胜出的佼佼者,当他站在英国的军营面前,心中涌起了无数的情绪,他知道,短短一句话,会有多大的分量。 少年时代,谭善爱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够和香港回归这四个字扯上关系。在参军入伍之前,谭善爱是一个很普通的年轻人,18岁那一年他参加了高考,虽然非常努力,但还是以几分之差和大学失之交臂。 当时是年,国内的教育普及还并没有后来那么好,高考失败之后,谭善爱普通的家庭条件也无力支撑他再奋斗一年,所以无奈之下,谭善爱只能去了一个水产养殖中心做学徒,每天的工作是跟着师傅养鱼,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转眼间一年过去,母亲忽然打来的电话,她告诉谭善爱,家乡正在招兵,母亲想让谭善爱去试一试。 没想到,谭善爱顺利通过了各项检查。年,谭善爱正式在广州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谭善爱很珍惜这次机会,入伍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自从那次高考失利之后,谭善爱就一直尽力地把握着人生的每一个机会,他一边刻苦训练,一边继续自学文化知识,希望能够弥补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遗憾。 在年,一直努力学习的谭善爱终于凭借自己的奋斗考上了桂林陆军学院。 圆了大学梦的谭善爱非常兴奋,虽然考上大学听起来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背后谭善爱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他一方面要恶补文化知识,一方面又不能落下自己的训练成绩,可以说当时整个部队找不到第二个比谭善爱更加努力的人,也正是因为他这样拼命的进步,才终于换来了收获。 考上军校是谭善爱人生中第二个转折,原本谭善爱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但是军校毕业之后,他就成为了一个相对高级的人才。在军校里,谭善爱的成绩也一直都十分优秀。毕业之后,谭善爱被分配到广州军区的机关单位,端上了铁饭碗。 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当然是风光无限,但是对谭善爱来说,当时分配给他的是一个苦差事,那就是当警卫排排长。这个职位,俗称是哨兵,每天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站岗放哨,内容当然非常枯燥乏味。但是又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完成任务。 作为一个年轻的,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大学生,谭善爱最开始当然是想要做更能考验自己的工作,但是他转念一想,越是平凡的岗位越要做好,才能对得起自己军人的身份。所以谭善爱很快就摆正心态,开始兢兢业业地为自己这个看起来很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着。 就这样,谭善爱在哨兵这个岗位上一路升迁,从排长做到连长。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高度已经很令人羡慕了,但谭善爱心里当然是想要更进一步。 八年的磨练,让谭善爱渐渐变成一个沉稳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人。上级当然也不会让他这个人才一直埋没,八年之后,谭善爱接到了上级的命令,他被提拔为驻港部队的军务参谋。 当时香港虽然还没有回归,但是中英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所以这个位置还是至关重要的,谭善爱心里当然高兴,工作更加认真卖力。 转眼间时间又来到了年,这一年香港终于要回归了,这是全国人民都在期盼的大事,所以部队上下都在为此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而到时候前往香港负责交接的部队人员更是进行了层层选拔,哪怕是一个小角色,也要保证完美无缺才能让大家满意。 特殊任务 当时部队的几位领导把所有比较关键的岗位人员都进行了反复挑选,但是在负责交接的具体人选上,领导们还是犯了难,因为在负责交接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上前作为军队的代表指挥官进行喊话,要求英军撤出军营,也就是后来谭善爱喊的那一句让英军下岗。 别看这个人主要的任务就是说这么一句话,但是这个人代表的也是中国军人的形象,到时候要上全世界的新闻,所以这个人的形象要好,气质要好,声音也要洪亮,但是选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选出来一个特别让大家满意的人。 而当时谭善爱这个最后人选还并没有被注意到,毕竟作为军务参谋,他和交接代表这个岗位看起来也没什么联系,直到有一天,几位首长在广州军区的办公室里开会,中途发现缺少一份文件,于是打电话给军务参谋办公室,要求他们把文件送来,正好当时谭善爱手里的工作忙完了,于是他便亲自到办公室里去送。 谭善爱来到办公室之后,推门进去,和几位首长寒暄了几句,便放下文件,打算离开。但这个时候,一位首长叫住了他,还让谭善爱站在那里给他们说一句:“你们现在可以离开了。” 谭善爱当时是一头雾水,他不知道几位首长好好地让自己说这句话干什么,表演节目?不过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所以谭善爱还是按照首长的要求办了。说完这句话之后,几位首长忽然都眼前一亮。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谭善爱先行离开。 走在路上,谭善爱还是觉得很迷惑,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没想到,两天之后,军区再一次给谭善爱打来电话,让他去参加军区交接仪式的人员彩排。 对方解释之后,谭善爱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那天他去送文件的时候就引起了几位首长的注意,当时谭善爱的个人形象非常好,身高,身姿挺拔,军姿战的标准,而且声音非常的洪亮有力,简直完全符合交接代表的要求标准。 所以几位首长商量过后,当即就决定把谭善爱加进选拔人员的名单,对谭善爱来说,这件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但是他还是感到很惊喜,并决定把握住这次机会。如果自己能够在那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参与进来的话,那将是一辈子的荣誉。 经过几天的排练之后,表现最为突出的谭善爱终于被确定为交接仪式的指挥官,领导们对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让他到时候表现的一定要滴水不漏,一定要站在那里,就是一个军人的模板。 谭善爱自然也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件事情,但是排练了几次之后,效果却没有预想的好。这个时候有个首长对谭善爱说“防务交接其实是两军对阵,岗哨职位既要威武又要文明,这是一种包含坚硬和柔软的较量。谭善爱,你的每句话,不是张口说出来,而要从心底迸发出来!” 谭善爱知道这份容易的背后压力重重,但是他必须要扛住压力,他不分白天黑夜坚持训练,哪怕晚上睡觉的时候,梦里都是排练的内容,终于时间来到了交接仪式当天,谭善爱在全世界的镜头下喊出了那句万众瞩目的话,这句不过几十个字的话,谭善爱早已经排练了几万遍,就是为了保证在现场自己能够完美的把这句话说出来。 现场气氛远比谭善爱排练的时候更加艰难,谭善爱带领军队前去交接的时候,现场早就挤满了记者,闪光灯不断地交替闪烁着,还有外国记者叽里呱啦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谭善爱知道自己必须排除干扰,此时此刻他什么也不能多想,他的任务就是保证这次交接仪式顺利的完成。 在无数的镜头注视下,谭善爱开始冷静的发号施令,并且对英军坚定的下达了要求他们撤离的命令。在谭善爱坚定的声音之中,整个交接仪式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在交接仪式彻底结束之后,媒体再一次把镜头对准了谭善爱这个引人注意的指挥官,而谭善爱依然面色平静的面对这些来自全世界的目光,他的内心是无比喜悦的,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一次最为艰难的任务。 不辱使命 这一次交接指挥任务让谭善爱成了军队里的明星,但是谭善爱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交接仪式结束之后,谭善爱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岗位上,他依然还是从前那个兢兢业业的解放军。 年,41岁的谭善爱到了退役的年龄,他离开了自己心爱的部队,来到了黄田派出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民警,从军人变成民警,这也许是有落差的,但谭善爱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工作。 干一行,爱一行,不管是做军人还是做警察,谭善爱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个,多年的解放军生涯让谭善爱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那就是不管做着怎样的工作,都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 整个片区的人们都对谭善爱有所耳闻,谭善爱是他们见过最认真的警察,周边的大事小情他都愿意不遗余力地去帮助百姓解决。年的时候,因为谭善爱工作成绩突出,所以他又被上级任命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保办公室主任,随后又升任为公安局特保大队的大队长。 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是谭善爱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变,他依然是人民的守护神。只要他在,就一定能够守护一方平安。谭善爱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和从前一样有意义,他每天穿着这身蓝色的警服,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间,巡视着城市的边边角角,打击犯罪,守护城市的安宁。 在谭善爱看来,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荣耀并不输给年在全世界镜头前的喊话。 有时候谭善爱出警,会有人认出他就是年香港交接仪式的指挥官,谭善爱也并不否认,他对周边的人民群众说:“既然大家认识我,那就希望大家信任我,我跟你们一起来解决问题,解决麻烦!” 谭善爱很高兴还有人记得自己,但是谭善爱并没打算用自己过去的名气为自己换取什么利益,他只希望人民在知道自己曾经指挥过那样一场重要的交接仪式之后,对自己更加信任。 他也并没有辜负来自人民群众的这份信任,升任大队长之后,谭善爱就决定要拼尽一切守护整个片区的治安,他对特保大队进行了严格的培训,用自己过去当兵的经验来教育年轻的警察,让他们能够更加英勇的和犯罪分子作斗争。 谭善爱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特保大队身穿黑色警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宝安辖区的违法乱纪分子只要看到我们的黑警服和红袖章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谭善爱是这样说的:“从离开家乡到部队、到转业,我始终认为,我们不管在哪里,都要做好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戍边守国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警察,守护安宁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时光匆匆而过,年已经是25年前,25年的岁月让谭善爱从意气风发的解放军成长为一个上了年纪,脾气温和的老警察,但我们知道,他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热血,他依然深爱着他脚下的土地,深爱着他守护着的人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1354.html |